为进一步推进藏医人体生命科学馆建设工作,打造兼具教学实用性、研究科学性与文化展示性的特色场馆,藏医药基础教研室经过前期充分调研与筹备,于9月17日至21日,专门安排藏医人体学教研组核心成员前往河南郑州,开展人体实物标本定制工作。
本次定制的人体实物标本以“突出藏医特色、契合藏医医学理论”为核心原则,旨在满足藏医人体生命科学馆“教学、研究、展览、宣传”一体化功能需求。藏医人体学作为藏医药学体系的重要基础学科,其理论体系与认知逻辑具有鲜明藏医特色,传统通用人体标本难以完全适配藏医教学与研究场景。因此,教研室高度重视此次标本定制工作,提前组织核心成员梳理藏医人体学核心教学要点、研究重点及文化宣传方向,明确标本制作需重点体现的藏医理论元素,如藏医“三因学说”指导下的人体生理结构认知、藏医脏腑体系分类特点等,确保标本既能精准呈现人体解剖结构,又能充分融入藏医理论内涵,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提供直观教具,为科研人员探索藏医人体认知体系提供实物支撑,同时向参观人员清晰传递藏医人体科学文化特色。

在郑州定制期间,藏医人体学教研组核心成员与标本制作专业团队展开多轮深入沟通。成员们结合藏医教学实践经验与研究需求,详细阐述藏医对人体各系统、器官功能的独特认知,针对标本的解剖部位选取、结构展示方式、标注语言规范等细节提出具体要求,例如在标本标注中同步呈现藏医术语与通用医学术语,便于不同背景使用者理解;在关键解剖结构展示上,重点突出与藏医诊疗技术、生理病理理论相关的部位,强化藏医特色辨识度。同时,成员们全程参与标本制作质量把控,对照藏医医学理论与医学标本制作规范,对标本的完整性、准确性进行严格核查,确保每一件标本均符合教学、研究、展览、宣传的多重标准。

此次赴郑州定制藏医特色人体实物标本,是藏医药基础教研室推进藏医人体生命科学馆建设的关键举措。通过定制契合藏医理论体系的专属标本,将有效弥补现有教学资源在藏医特色呈现上的不足,进一步完善藏医人体生命科学馆的馆藏体系,提升场馆在藏医人才培养、学术研究及文化传播中的支撑作用。下一步,藏医药基础教研室将持续跟进标本制作进度,待标本完成后及时开展验收与整理工作,尽早将其应用于藏医教学、研究与展览实践中,为推动藏医药学传承创新发展贡献力量。
|
|
|
来源:啊中措(基础部) |
|
|
|
编辑:李晔 |
|
|
|
审核:张雪、米珍、董文杰 |